一、华南农业大学经管学院农业经济管理发展历程
1910年 广东农业教员讲习所(华南农业大学前身)开设《农业理财学》课程
1914年 农业教员讲习所更名为广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开设农业经济类课程 及农政门。
1925年 国立广东大学改名为国立中山大学,保留原农政门。
1939年 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农政门改建为农业经济系。
1952年 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与私立岭南大学农学院改组为华南农学院,成立农业经济教研室。
1979年 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恢复招生,设农业经济管理本科和研究生教育。
1982年 成立农业经济系。
1992年 农业经济系扩建为经济贸易学院。
1993年 增设农业经济管理博士点。
1997年 农业经济管理学科被列为华南农业大学“211工程”建设重点学科。
1999年 农业经济管理学科被评为广东省经济管理类三个A类重点学科之一;农业经济管理本科专业更名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
2001年 农业经济管理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农业推广(农村发展方向)专业硕士开始招生。
2003年 农林经济管理获批国家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增设林业经济管理、农村产业经济与制度经济、农业贸易与农村金融、农业技术经济与项目管理四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农业经济管理专业高校教师专业硕士开始招生,;增设农林经济管理博士后流动站。
2012年 华南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获批广东省重点学科——攀峰重点学科。
二、能力培养
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具有系统经济学和管理学基础理论和一定农林业科学知识,掌握农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熟悉经济发展规律和宏观政策,能在各级政府部门、农林企业、教育科研单位从事政策研究、经营管理、财会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农业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掌握经济与管理的分析技术与方法;熟悉国内外农林经济的发展现状、趋势以及农业政策和法规;建立独立分析和解决农林经济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和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熟练应用计算机和一门外语的综合能力。
三、毕业去向和培养前景
毕业生主要在政府机关、非盈利组织、企业管理部门、金融机构与投资公司等从事相关管理类工作,以及在大专院校、科研部门从事农业经济等方面教学和研究工作。2009届至2012届的毕业生中,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中19.6%进入了各类银行就业;45.2%进政府部门或公司从事行政管理工作;9.4%从事销售工作,10%从事其他各类工作。
“三农”问题使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在中国一直被赋予极为重要的历史使命,进而在国内众多学科中具有相对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它的研究态势,改革开放以来始终是兴旺不衰,成果丰硕,并且这种态势至少还会保持相当长的时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是一个典型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相互结合的学科,并且是一个在研究发展中与社会学、法学、人口学和相关自然科学等学科相互交叉和融合的比较好的学科。就研究对象和领域而言,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研究领域大大超出该学科名称所给定的范围。中国的农业经济管理学科是以“三农”问题作为基本的研究对象,紧紧围绕农民、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出现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该学科同时以基础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为教授重点,学生同时具有丰富的经济管理学方面的知识,因此也可从是金融行业和行政管理方面的工作,有较好的就业前景。
四、知识模块
1.数学知识: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学等。
2.经济学知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计量经济学、发展经济学
3.农林经济管理学知识:农业经济学、林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农产品国际贸易、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农村社会学、农户经营等。
五、代表性毕业去向
| 毕业生姓名 | 毕业去向 |
2009届 | 毕华志 | 中国移动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
梁楚棉 | 高要市国家税务局 | |
陈洁容 |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 | |
蔡永豪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石油广州分公司 | |
曾卓芬 |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检测中心 | |
2010届 | 陈焕桐 | 广东苏宁电器有限公司 |
杨阳 | 太平洋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 |
邓君雅 | 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广州分行 | |
王伟科 | 东莞市农业局 | |
2011届 | 陈静仪 | 五羊-本田摩托(广州)有限公司 |
吴淳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
林晓玲 |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分行营业部 | |
郭文如 | 增城市地税局 | |
2012届 | 陈曳 | 广东集团有限公司 |
袁碧青 | 中山市农业局 | |
叶碧花 |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 | |
赵程 |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自治区分行 | |
张琴 | 深圳海油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惠州分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