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紫荆学术论坛第252期在我院401报告厅成功举行。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IESR)长聘副教授、院长助理崔潇濛老师做了题为气候变化对农业的经济影响与农业适应性。该讲座由我院大数据与数字经济中心主任陈有华教授主持,我院师生200余人参与讲座。
崔潇濛副教授凭借对海量文献的精湛梳理,为师生勾勒出气候变化冲击下农业经济研究的全景脉络。他指出,气候变化整体上会冲击农业生产,但是对农业的冲击呈现出异质性。在俄罗斯、加拿大等地,气温上升反而为农业生产拓宽了边界,这启示我们面对气候变化,应竭力做到“趋利避害”,在脆弱地区精准发力,于潜在受益地区科学布局,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农业适应性”部分,崔潇濛副教授探讨了灌溉、种植结构优化、农药与化肥使用等适应性策略的有效性。他特别聚焦小农户这一脆弱群体,指出其因资源禀赋有限、抗风险能力薄弱,更易沦为气候变化的受害者。需要从生产、消费等更微观的个体行为深度挖掘农户在气候变化情景下的决策逻辑,探究个体选择如何重塑适应性成效,让学术研究扎根现实土壤,体现了学术研究的现实关怀。
讲座尾声,崔潇濛副教授高瞻远瞩,从农业产业链供应链、农户适应行为、技术创新等多重视角为未来研究指明方向,并倾囊相授实用研究建议,为学界提供了极具前瞻性的思考框架。
崔潇濛副教授的精彩演讲也引发了广大师生的热烈探讨,师生就“气候变化如何量化”、“气候变化对小农户的长期效应”、“未来研究可行的研究亮点”等问题进行交流,崔潇濛副教授凭借深厚学术功底与丰富实践经验,答疑解惑,思想碰撞出智慧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