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硕士研究生教育  学位

学位

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 2024年度报告

时间: 2025-03-08来源:

一、 学科总体概况

2024年,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进入深化发展的关键阶段。在劳动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与金融学等四个学科方向的协同推动下,学科建设成果更加显著。依托全校支持和多方合作,学科在师资力量建设、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学术成果转化等方面均取得新进展,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年度,学科在师资队伍优化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全职学术型硕导人数增至35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导师比例为100%,正高级职称导师比例达到68.6%,35岁以下青年导师占比稳步上升至18%。研究生培养规模进一步扩大,在校研究生人数达到75人,包括学术型硕士62人、国际留学生3人,显示出学科在国内外的吸引力持续增强。本年度共录取学术型硕士研究生25人,其中重点高校生源比例增长至60%。学科2024年授予硕士学位21人,继续保持高质量输出。

在科研与社会服务方面,学科围绕产业升级、城乡融合、国际贸易结构调整等国家重点关注领域开展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了智力支持。此外,学科还积极承担乡村振兴等领域的社会服务项目,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进一步提升学科的社会影响力。

二、 研究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024年,应用经济学学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持续推进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以“三全育人”为核心理念,全面落实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思想政治教育。

在课程思政方面,学科进一步丰富课程案例库,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全球化背景,新增一批涵盖绿色经济、跨境电商与可持续贸易的教学案例。在教学过程中,导师积极结合学科特点,将党的理论政策与经济学知识融合,帮助学生从更高的视野认识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

同时,党建工作继续深化。研究生党支部联合地方政府和企业党组织,共同开展了“党旗引领产业振兴”主题活动。通过乡村调研、基层实践和企业考察,研究生不仅加深了对党和国家政策的理解,也在实际工作中锻炼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此外,学科举办了多场红色主题教育活动,如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聆听红色文化讲座等,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学生培养全过程,进一步提升研究生的思想觉悟与社会责任感。

三、 研究生培养相关制度及执行情况

2024年,本学科在研究生培养制度的执行和完善上成效显著。研究生培养体系更加科学合理,各环节衔接顺畅、执行高效。

在课程体系建设上,学科优化了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设置,新增“全球经济治理与中国战略”“人工智能经济应用”等4门选修课,并将大数据经济分析纳入必修课程模块。课程教学团队以国内外学术背景丰富的青年教师为主,为学生提供具有国际视野和实践导向的学习体验。

为加强学术能力培养,学科继续推进“导师—课程—学术活动”三位一体的指导模式。本年度共举办学术讲座及论坛200余场,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开展跨学科学术分享,为学生提供了深入讨论和学术拓展的机会。同时,强化论文质量管理,严格执行“双评审”和“双答辩”机制,确保学位论文的学术质量和创新水平进一步提升。本年度,研究生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5篇,其中多篇被国家级期刊采纳。

此外,学科深化了实践能力培养制度建设,与多家企业及政府机构联合举办实习项目,并加强实习过程中的监管和考核。本年度,研究生参与的社会实践项目数量较上一年度增长20%,并获得多个省级优秀实践成果奖。

四、 研究生教育改革情况

2024年,学科继续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

在国际化培养方面,本年度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名额2个。此外,学科与国际知名高校合作,联合举办“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论坛,为研究生提供展示学术成果和接触学科前沿的国际化平台。

在课程改革方面,学科聚焦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等热点问题,调整培养方案,新增多门跨学科课程,进一步提升课程的时效性和前瞻性。同时,推行“小班化”教学模式,强化师生互动,以确保课程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实践教育方面,学科与地方政府及多家知名企业共建了5个校级研究生实践基地,包括乡村振兴规划、国际贸易与物流管理等领域。这些基地通过提供真实的经济问题场景,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获得创新能力的提升。本年度,研究生完成的多项实践调研报告得到了相关单位的高度评价,并被部分地方政府采纳为决策参考。

五、 教育质量评估与分析

2024年,本学科的教育质量在多方面实现了显著提升。

研究生生源质量持续优化。本年度报考本学科的研究生人数达到52人,实际录取25人,重点高校生源比例增长至60%,显示出学科在国内外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学位论文质量显著提高。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更加紧贴国家战略需求和学术前沿,如“数字化转型对中小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绿色金融政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等。论文的研究方法更加科学严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显著增强。

学术成果质量稳步提升。2024年,研究生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40余人次,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5篇,其中多篇论文在国际会议上获得优秀论文奖,显示了学科的国际学术竞争力。

六、 改进措施

2024年,学科在稳步发展的基础上,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为进一步提高学科竞争力,未来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进:

首先,将加强招生宣传力度,利用多元化宣传平台扩大学科影响力,吸引更多国内外优秀生源报考。特别是针对重点高校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源,开展定向宣传活动,提高招生质量和国际化水平。

其次,深化课程体系优化,进一步聚焦数字经济、绿色发展和产业转型等关键领域,持续调整和新增具有前瞻性的课程模块,同时强化课程教学质量监控,确保课程内容与学科发展同步。

最后,将继续完善导师指导和学位论文质量保障机制,加强导师在学术指导中的核心作用,同时通过论文质量评估体系,激励学生产出更多具有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

通过以上措施,学科将继续深化改革与创新,推动应用经济学学科建设迈向新的高度,为服务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培养高质量经济学人才提供更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