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硕士研究生教育  学位

学位

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 2022年度报告

时间: 2025-03-08来源:

一、 学科总体概况

2022年,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在劳动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与金融学等四个专业方向上不断深化学科建设,以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全面推进研究生培养、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等工作。本年度学科队伍稳步壮大,新聘学术型硕士生导师2人,硕导总人数达30人,均具有博士学位,其中正高级职称占比63.3%,35岁以下青年导师占比提升至13.3%。师资队伍的年轻化和学术化特征进一步增强,为学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本年度,本学科在校研究生总人数为65人,其中学术型硕士研究生54人,国际留学生3人,招生规模和生源质量持续优化。2022年共录取研究生20人,其中重点大学毕业生占比超过50%。当年授予硕士学位18人,学生培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此外,本学科持续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乡村振兴、产业升级、国际贸易与金融稳定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具有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的研究,形成了多项成果并获得社会高度认可。

二、 研究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022年,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建设,推动研究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方面,强化课程思政建设。通过组织导师团队开展课程思政专题培训、建设专业领域相关的思政案例库等措施,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劳动经济学、国际贸易等核心课程中,实现学术教育与价值引领的深度融合。另一方面,本学科依托学校党建创新平台,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并以红色文化资源为载体,组织学生参观改革开放相关历史场馆,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与家国情怀。

同时,为拓宽研究生视野和社会参与实践渠道,学科积极搭建校地合作平台,组织研究生深入乡村调研,参与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咨询工作。在党建活动方面,本年度新增“党建智库论坛”和“支部共建行动计划”等项目,进一步增强了研究生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 研究生培养相关制度及执行情况

为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本学科在2022年继续完善研究生培养制度,推进各项制度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实施。

首先,本年度优化了导师负责制,强调导师在研究生培养全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严格执行“双导师”联合指导制度,确保学术型和实践型培养的平衡。

其次,学科全面强化课程教学管理,引入具有海外学习经历的教师3人,承担劳动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等课程,进一步提升教学国际化水平。学院全年共组织学术讲座及论坛活动超过160场,包括“乡村振兴经济论坛”“区域经济发展学术沙龙”等,学生参与度和满意度较高。

此外,学科继续实施严格的学位论文质量管理制度,采用“2+2”的双匿名评审和双答辩机制,对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研究内容及创新价值进行全方位评价。本年度学生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6篇,显示了研究生在学术成果产出上的显著进步。

四、 研究生教育改革情况

2022年,学科在研究生教育改革方面持续探索和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第一,深化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本年度对产业经济学与国际贸易方向的课程模块进行调整,新增“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数字经济分析”等前沿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进一步完善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的设计,强化校内外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建设,新增3个校级研究生实践基地,为学生参与高层次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支持。

第二,加强国际化培养模式创新。本年度,我校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新增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名额3个,共派遣5名研究生前往美国、瑞典等高校开展6至12个月的访学交流,研究方向涵盖劳动经济政策、国际贸易格局变化等主题。此外,学科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2022年共有12人次参加境内外学术交流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与学术能力。

第三,搭建校企合作和创新创业平台。学科积极引入社会资源,邀请企业高管、行业专家担任学生创新创业导师,通过案例教学、模拟训练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本年度,劳动经济学专业方向的一支学生团队在全国大学生经济学案例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展现了学科在培养实践型人才方面的显著成效。

五、 教育质量评估与分析

本年度,本学科的教育质量在多个方面呈现稳步提升态势,具体表现为:

一是研究生生源质量持续优化。2022年报考本学科的研究生人数达到42人,比上一年增加4人,录取的20名研究生中,重点大学毕业生占比达60%。国际留学生的来源更加多样化,提升了学科的国际化水平。

二是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明显提高。学生的选题更加贴近学科发展前沿与社会需求,论文内容体现出较强的理论深度和实践意义。本年度,研究生共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篇,其中多篇论文被国内外学术会议收录。

三是国际合作交流力度不断增强。学科与瑞典农业科学大学、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等机构的合作关系更加紧密,联合举办学术会议4场,参与人数和影响力均显著提升。同时,本年度新增与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合作项目,为研究生提供了更多国际化学习与交流的机会。

六、 改进措施

2023年及未来,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建设:

1. 加强招生宣传力度:拓宽宣传渠道,吸引更多重点高校优质生源报考,同时进一步提高国际留学生比例,促进生源结构的多元化。

2. 优化课程体系:持续完善课程设置,增加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经济学等新兴领域课程,提升学生应对新时代经济挑战的能力。

3. 强化实践环节:依托校企合作和校地合作平台,进一步加强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为学生提供更多高水平的实践机会。

4. 推进国际化发展:加大对学生和导师的国际学术交流支持力度,鼓励更多学生赴境外高校访学或参加国际会议,提升学科在全球范围的学术影响力。

5. 提升学术成果质量:通过导师团队指导和激励机制建设,进一步提升研究生在核心期刊及国际期刊的学术论文发表能力,巩固学科的科研竞争力。

通过以上措施,我校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将继续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战略实施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