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董莹;王欢;黄采妮
期刊:《中国农村经济》
出版时间:2024年12月31日,第12期
校内级别:A类
摘要:
推广秸秆还田是促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尽管秸秆综合利用率大幅提升,但农户的秸秆还田比例仍然较低,且秸秆焚烧现象依然频发。本文基于秸秆还田对农户操作强度和技术能力双重需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条件,融合分工理论与“合约治理”逻辑,构建了“需求-服务-集成”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及其集成对农户秸秆还田行为的影响机理框架,并采用2021年由华南农业大学与西南财经大学共同开发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农机服务、农技服务以及农机服务与农技服务集成均能显著促进农户秸秆还田行为,其中,农机服务与农技服务集成和农技服务的影响效果更为明显;农机服务与农技服务集成能通过降低“道德风险”,加速推广秸秆还田。此外,农业社会化服务及其集成对农户秸秆还田行为的作用效果存在规模、作物类型与农区异质性。应继续加大农业社会化服务尤其是农技服务供给,重视农机服务与农技服务集成的服务供给模式创新;并根据规模、农区与作物类型异质性,构建基于农业社会化服务及其集成的差异化的农户秸秆还田推广深化体系。
关键词:
农业社会化服务;服务集成;农户;秸秆还田;道德风险
基金资助: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农业社会化服务对环境友好型技术集成推广的影响研究”(编号:2023A151501080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基于服务及契约匹配的农户化肥减量技术持续性采纳与叠加效应研究”(编号:24YJC79003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粮食和生态‘双安全’下农户响应与政策优化研究”(编号:22CJY041)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