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学院 何凯
作为一名高校基层团干,很荣幸能有机会参与团市委组织的大型赛会志愿服务调研。为期8天的行程,我们带着求知若渴的心态,实现了跨越5000公里的“双向奔赴”。在杭州亚运场馆,感受的是创新与活力的融合,传统与现代的交织;而在北京的“鸟巢”“水立方”,西安的“全运会”赛馆,感受到的则是历史的厚重与庄严,文化的广博与深邃。
从赛前氛围营造、志愿者的招募选拔,到赛事的组织、赛后的复盘,用心、用力、用情,专心、专业、专注,是三个城市志愿服务工作给我们最深的触动。作为“十五运”的举办城市之一,广州有着丰厚的办赛底蕴,有强大的志愿服务团队,这些都是成功举办的必备条件。基于上述三个城市大型赛事志愿服务的优秀经验,我们可以从下述5个方面借鉴改进:
一、加强组织领导与统筹规划
一是建强工作专班:组建一个由相关部门和专家组成的十五运会广州赛区志愿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厘清各项任务负责牵头单位,专责赛事志愿服务的规划、组织与实施。
二是明晰目标任务:充分调动各级志愿者所在单位的积极性,制定详细的志愿服务发展规划,明确短期与长期目标,细化实施步骤,确保各项服务措施得以有效执行。
二、深化志愿服务管理与培训
一是优化志愿者招募流程:设立严格的志愿者申请审核机制,通过笔试、面试、背景调查等环节确保招募到高素质志愿者。
二是构建系统化培训体系:建立一套全员必修的基础培训与岗位特有的专业培训体系,定期举办培训课程,包括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提高志愿者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尤其需要注重志愿者心理韧性的培育,通过建立健全心理疏导机制,安排专业心理咨询师进驻等,为志愿者心理成长提供帮助。
三、强化志愿服务品牌建设与创新
一是创建服务品牌: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打造具有广州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增强志愿服务的社会认同感和吸引力。
二是创新服务方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微信小程序、社交媒体等新兴工具,拓展志愿服务的方式,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
四、提升志愿者福利与激励机制
一是完善福利保障:为志愿者提供基本的工作保障,如交通补助、餐饮服务、保险等,确保他们在服务期间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调动高校的参与积极性,为其志愿者在学分认定、课程置换、学业辅导、奖励机制等方面提供最便捷高效的优惠政策。
二是建立多层次激励机制:除了物质激励外,更应注重精神层面的鼓励和认可,如颁发荣誉证书、优秀志愿者表彰、推荐就业等,激发志愿者的内在动力。
五、加强宣传与社会各界合作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广泛传播志愿服务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增强公众参与意识。
二是拓展合作渠道:与企业、学校、非营利组织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进志愿服务项目,实现资源共享,优化服务效果。
以上是一些简要的思考和感受,希望我们能够构建一支专业化、高效化的志愿服务队伍,为赛事的成功举办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并在社会中树立积极向上的志愿服务形象,有效推动十五运会广州赛区志愿服务事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