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学生工作  就业创业

就业创业

模范引领 | 第3期 张壮:砥砺深耕,笃行致远

时间: 2021-11-22来源: 经济管理学院

“君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勇,再接再厉。”如果是向着理想前行,再多的泥泞都无法阻挡奔跑的脚步。张壮的七年便是如此,无畏坎坷,奋力奔跑,克服阻力,逐风飞翔。10月25日下午,我们采访了我院研究生张壮,了解他七年的收获与成长。

张壮,中共党员,本科毕业于湖北经济学院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获管理学学士学位,现为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9级产业经济学专业的一名研究生,导师陈有华教授。主要专注于农业经济与政策(农业补贴)、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规制)与资源环境问题(减排政策)等方面的研究。在《Frontiers in Energy Research》、《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商业研究》等SCI与CSSCI发表论文3篇,参编教材《食物经济学》。曾受邀参加“香樟经济学会议”在内的学术会议5场以上。曾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食品安全风险社会共治与跨界合作机制研究(子课题), 以及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粤港澳大湾区食品安全治理的跨界合作机制研究。

本科阶段曾获国家奖学金、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三等奖、全国体育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校级优秀毕业生等奖项;研究生阶段连续三年获一等学业奖学金、2019和2021年获国家奖学金、2020年获院级“挑战杯”优胜奖。

兴趣导向,突破自我

张壮本科阶段修读的是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本科四年后,他没有选择在这个专业继续深造,而是跨考到产业经济学专业。他说:“不要否定每个阶段所做的事情,要相信每件事情都有意义。”我们了解到张壮本科所读专业并非他的第一志愿,这个专业相对于纯粹体育类或者经管类学科并没有很大优势,但他依旧会投入许多心力去学习。在适应这个专业的过程中,他逐渐发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那便是数学。正是因为热爱数学,他愿意花更多时间去钻研它。所学数学基础知识不仅对他后来考研方向的选择有所启发,而且还有助于他在研究生时期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在问及是何种契机让他选择跨考到难度较大的经济学专业时,他提到了大二时遇到的一位优秀教师,机缘巧合下,这位老师向张壮指引了一个特别的方向——向经济学方面发展。受到这位老师的启发,张壮决定开始对经济学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真的很难。”这是张壮对考研跨考及备考过程的感受。他坦言选择本科专业考研会更容易取得好成绩,但他认为那不是他想要的,所以他最终选择了挑战自我。大三时他便开始未雨绸缪,提前复习数学和英语这两门学科,再后来日复一日地根据自己制定的计划来学习。这期间他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瓶颈期,一开始由于他制定的目标过高,任务紧、学习量大、分数线高等因素给了他很大压力。但最后通过不断尝试,他及时调整了学习方法,使得备考计划得以顺利进行下去。考研备考时总会遇到瓶颈期,对此,张壮根据他的经验提出了以下建议:第一是心态和目标的调整,备考过程中做一到两次的评估,中途看自己的能力可以达到什么水平,以及时调整目标及计划,缓解瓶颈期的压力;第二是方法和重点的调整,备考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权衡各科的复习时间,比如弱势学科会耗费很多时间,导致留给专业课的时间少,所以需要提前学习那些需扎实基础的科目。

照片中最后一排左二为张壮


打磨自我,臻于完善

据了解,本科期间张壮曾多次担任各类比赛的项目负责人。在他看来,如果本科阶段想学到更多知识,多参加比赛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尤其是担任项目的负责人能学到更多。他提及参加比赛大可不必带有为了保研和综测加分这样的目的性,参加比赛的过程是非常锻炼人的,自身的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以及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都会有所提高。做项目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负责人为提高效率需要规划安排成员的工作,因此待人处事方面也会学到更多,这对张壮后来的实习也大有裨益。

张壮始终实践着他的信仰,他不断推动自己踏上更高的平台。本科阶段,他主动找老师交流,积极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比赛。一开始他精心准备的参赛作品在指导老师看来水平一般,他也因此频频受挫,但他依旧一遍又一遍地修改,持之以恒地打磨自己的作品。正是靠着这一股坚持的劲,最终他获得了指导老师的肯定和更加成熟的作品。研一时,他参加了上海对外经贸大学-YES“面向世界的经济研究”暑期学校,许多优秀老师及杰出青年经济学家都出席了这次活动。这期间,他见识到了许多新颖的观点,这给他后来的研究带来了很多启迪,也让他的论文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在谈到对未来的规划时,张壮希望自己可以通过不懈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预期目标,因此他会选择继续深造,并且未来考虑进入高校或者科研机构工作。

正在与老师进行学术探讨的张壮


苦心钻研,精益求精

因考研所选专业与本科学习专业不同,研一时的张壮对于一些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牢固。在专业知识欠缺的情况下,他积极在课堂上提问,空闲时间选择旁听一些本科生的课程,以通过自学来查缺补漏。同时他勤于思考,对于一些计量经济学的公式都会选择主动推导,这也有利于他更加透彻地理解一些公式。

对于发表论文的看法,张壮认为发表论文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针对一或两个问题把它阐述清楚,针对这个问题持续深入地研究下去。多久完成一篇论文不止取决于问题的难度和复杂性,也取决于自己的能力和对问题的把握程度。同时,他的论文研究方向不仅涉及到资源环境和食品安全等方面,还包括经济学的多个分支。在张壮看来,人要学着以大而宏观的视角考虑问题,要学着能够将一个点拓展到其他多个分支。

照片中右四为张壮


默默付出,静待花开

当谈论到一些人生经验时,张壮分享到,一件事能不能做成,最重要的一点在于能否坚持下来,而能否坚持也决定了未来能走多远。走多远和走多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张壮对自己有一个明确的规划,他不会特别看重自己走得有多高,而是更加注重自己能够走得有多远。他认为,有的时候远度比高度更为重要,能够走的远并不一定是因为聪明,也有可能是比别人更能坚持不懈地做好一件事。另外,他也提到:“一定要经得住时间的考验,时间能够让一个人变得成熟,让你处事不那么鲁莽,让你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出现的变化。在时间的沉淀中总结一些好的经验,之后再慢慢地实践,提升自己的能力,打磨自己的棱角,慢慢达到成熟。”

采访的最后,张壮表示本科、研究生阶段他都有完成他的预想。实现目标后,他取得了进步,自身实际能力也有提高,但是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他需要继续深造,需要更多时间打磨自己,多看书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他希望将来能够坚持在一个领域钻研,直到钻研得足够透彻,而不是浅尝辄止。

“要坚持下去,经得住时间的考验,你所付出的努力都不会白费。”这是张壮对师弟师妹们的寄语。时间会让人变得更加成熟,希望我们都能把握住有限的时间,坚定、努力地朝着目标前行,拥抱无限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