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2022-8-25
8月18日,“广聚英才 智创未来”2022首届广州人才就业节暨广州人才现场招聘会顺利举办,活动当天吸引近百家企业参加,超三成为国企,采取线上直播+线下招聘会相结合的形式,为各高校毕业生等急需就业群体,提供优质的岗位及面对面的沟通对接机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是稳经济大盘的重要支撑,必须抓紧抓实抓好。
从实施“赢在广州”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大行动,到深入基层企业开展“三送”活动,再到织密就业困难人员保障网,今年以来,广州市人社部门坚持“稳”字聚力,千方百计稳市场主体保就业,推动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就业形势稳定向好。截至7月,全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共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830场次,提供岗位58.99万个。1—7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6.63万人,全省排名第一。
保高校毕业生“阳光”就业
前不久,华南师范大学2022届应届毕业生黎同学在广州一家环保科技民营企业成功入职,这是她在“阳光就业”小程序上投递简历的“收获”。
“在找工作的过程中,虽然网络招聘很多,但社会上的招聘网站有时存在求职效果不理想,筛选甄别优质、合适的企业耗费太多时间与精力等情况。”后来,黎同学得知广州推出“阳光就业”小程序,尝试着投递了5家企业。很快便与一家主营环保科技的民营企业达成初步就业意向,签订了就业三方协议。“作为官方的招聘平台,‘阳光就业’小程序吸引了很多优质的企业参与,企业发布的岗位与应届高校毕业生匹配程度较高,更为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小程序预约面试,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匹配成功率。”她说。
黎同学提到的“阳光就业”小程序,就是今年广州市人社部门面向高校毕业生搭建的公共网络招聘平台,提供人才招聘、就业指导、供需对接等一体化服务。自今年2月上线起至7月底,已连续158天举办“阳光就业”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会,累计举办24场校园招聘会,累计活动参会单位1877家,提供招聘岗位4.96万个,毕业生投递简历4.69万份。并开展5场线下校园专场招聘活动,提供招聘、面试“一站式”即时快招快办服务,举办1108场“阳光就业”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提供招聘岗位87.57万个。
“阳光就业”小程序还帮助企业招到了合适的人才。广州华资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今年春季计划招聘80名2022届高校毕业生,但因疫情防控需要,企业进校园招聘遇到困难。“在了解到招聘需求后,人社部门推荐我们参加‘阳光就业’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会,便收到了80多份应届毕业生的简历,帮助解决了企业招工问题。”企业相关负责人说。
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是当前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创历史新高。
“我们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成立高校毕业生百日冲刺促就业工作专班。”广州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广州以“赢在广州”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大行动为引领,联动区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47所“就业创业e站”和全市1500家用人单位,举办“阳光就业”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1195场,累计提供岗位94.13万个,为在穗175所院校3.29万名2022届毕业生发放求职创业补贴金额9857.4万元,全方位多渠道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此外,广州在高校建设“就业创业e站”,将就业帮扶“前置”,截至目前全市已建立47所“就业创业e站”,为在校大学生广泛宣传政策,提供就业信息、职业指导、创业指导、职业技能培训等一系列服务。
助企业纾困增加就业
“‘三送’活动给了企业家坚持下去的信心,给了企业实实在在的支持,感到很温暖,我们不仅坚持不裁员,还要逆势转型升级,继续招聘研发人员。”6月底,在广州市人社局召开的民营企业需求对接座谈会上,参会企业代表动情地说。会上,广州市人社局联合市工商联邀请17家民营企业召开企业供需座谈会,现场解决问题10项,引得参会企业纷纷点赞。
近期,广州市人社局紧紧围绕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积极开展系列纾难解困活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企业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5月30日以来,走访11个区34家企业,深入基层、企业一线,马不停蹄开展“三送”活动,送政策、送资金、送服务,走企业、下车间、进校园、进园区,立足人社工作职能,宣讲人社政策,为企业纾困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助力稳经济、稳就业,受到了企业的热烈欢迎。
送政策。实施一系列阶段性、组合式稳岗位、提技能、防失业政策措施,形成以“降、缓、扩、返、补、促”为主要内容的近30项政策,并送政策上门,现场解读政策。
送资金。通过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失业补助金等政策帮助企业和劳动者第一时间享受到真金白银的支持,确保惠企利民资金落实到位。
送服务。开展现场宣讲,现场了解企业对人社政策、服务的需求,给予企业个性化指导,帮助各类企业更好掌握社保经办流程、开展技能培训、规范用工管理和强化政银合作拓宽融资渠道等。
稳就业就是稳人心。广州持续强化稳企稳岗等就业保障政策,积极落实稳岗返还、缓缴社保费、培训补贴等助企纾困政策,千方百计让这些惠企惠民政策及时有效落地,为确保就业形势稳定夯实基础。
在6月,广州还出台了《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实施方案》,6方面152项政策具体而扎实。其中明确,落实社保费缓缴政策,在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支付的前提下,对符合条件地区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出现暂时困难的所有中小微企业、以单位形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阶段性缓缴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缓缴期限阶段性实施到2022年底。加大稳岗支持力度,深入实施“就业3.0版25条”政策,支持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稳定岗位,对困难毕业生实施专项帮扶。
一揽子政策为稳定市场主体,缓解就业压力送上了“定心丸”。
帮困难群体充分就业
今年5月,家住海珠区海幢街道的全职太太卢女士经过为期一周的“非遗传承助就业,西村窑文化放异彩”培训,掌握了一项非遗技能。上午结业、下午上岗,让她重拾了就业信心。
卢女士参加的培训正是海幢街道开展的系列就业特色实训项目之一。6月23日,第五批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揭牌仪式举行,海幢街道杏坛社区获评第五批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是广州市唯一获评此称号的社区。
“单纯推荐就业岗位只能解决部分就业问题,如旅游业、教培行业、育儿家庭等失业人员,需要的不仅仅是推荐岗位,更多的是帮助实现就业转型。”作为海幢街道充分就业社区建设项目负责人,龚天韵拥有4年多项目策划工作经验,在她看来,杏坛社区结合社工就业服务,以“技能培训+社工辅导”模式,帮助很多人实现了再就业的梦想。
与此同时,在杏坛社区,有一张就业“网格”,不漏过一个无就业人员。海珠区海幢街道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关晓斌介绍,杏坛社区建立了网格化就业服务,发挥网格员和楼长优势,挨家挨户上门主动摸清失业人员的年龄、技能、就业意向,按照迫切程度分类登记,形成工作底册,并利用网格微信楼长沟通群,向居民推送就业岗位、技能培训报名和最新政策等就业资讯。
“技能培训让我看到了再就业的希望。”“社区帮我一对一对接岗位,在家门口就能找到一份适合的工作。”这是一个“人人都在岗工作”的社区。914户居民中,无一户“零就业家庭”,登记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率在95%以上。
为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帮扶,广州织密织牢保障网,以更多对口岗位和培训“授之以渔”。
一方面,健全就业困难人员实名制三级帮扶服务机制,对年龄偏大、身体残疾等原因造成就业特别困难的人员,开展个性化的“一人一策”兜底援助,优先推荐在公益性岗位就业。通过入户走访、电话联系、线上调查等方式,每月开展1次针对辖区内就业困难人员的实名制动态跟踪调查服务,全面促进其就近就地就业。
另一方面,多措并举做好就业困难人员精准帮扶,将专业社会工作嵌入就业工作实践中,针对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按需提供政策宣传、岗位匹配、职业指导、职业规划、心理辅导等社工辅导服务。上线广州市2022“战疫云聘”公共招聘服务专区,为疫情防控相关的行业企业、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提供免费职业介绍服务。
今年前7月,广州帮助7.75万名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帮扶3.24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完成数量均居全省首位,兜牢困难人员等群体就业民生底线。
【专家观点】
华南农业大学经管学院执行院长罗明忠:广州要优化就业服务、挖掘就业潜力、引导就业需求
今年1-7月,广州市城镇新增就业16.63万人,全省排名第一。“对广州而言,就业任务艰巨,但态势总体平稳,说明就业弹性较强,采取了很多有效措施。”华南农业大学经管学院执行院长罗明忠说,这些措施可以归纳为一句话:“挖掘就业潜力,开发就业岗位。”从岗位的供给发力,同时引导就业,即政府与企业各界不断挖掘就业潜力,增加就业岗位的供给,引导劳动者认清就业形势和转变就业观念。
由于疫情、国际经济政策的相对低迷,经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多重风险叠加。罗明忠认为,广州交出的就业成绩单是各方面努力的结果,包括劳动者的自身努力和政府的主动作为。政府主动作为主要表现为挖掘就业需求岗位,出台了就业补助、稳岗等一系列政策来推动就业增长。从劳动者角度来看,大家都认识到目前就业形势的任务之重,就业信心都会面临一些压力,但许多人靠努力等到了好结果。
广州是广东乃至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战场,面临着保重点人群就业的最大任务。“今年广州促进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让全市整体就业较为稳定。如广州市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基本已达到或超过了预期目标。”罗明忠表示,作为特大城市,广州在促进就业方面最为根本的是要优化就业服务、挖掘就业潜力、引导就业需求。
首先,优化就业服务,把就业驿站建到镇街,把就业服务延伸到城乡社区,把就业岗位送到劳动者身边。同时,通过线上全媒体和线下各就业服务驿站相结合,实现全时段、全区域、全时空、全覆盖。其次,挖掘就业潜力,主要体现在动员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去挖掘就业潜力。政府要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和环境提供一定数量的公益性就业岗位,企业用工方也需尽量不裁员,努力稳定就业岗位。最后,顺应新时代需求,发展灵活就业,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激发劳动者的就业意愿,进一步推进供需匹配。
“总之,广州要贴近服务、贴近市场,充分利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合力,来挖掘就业潜力,促进就业供给,实现供需匹配。”罗明忠说,政府可以继续整合相关的就业促进政策形成政策包,最大限度避免政策的细碎化、分散化,并且把相关的措施进行全覆盖宣传、全人群知晓。
对于大学生以及就业者而言,罗明忠则建议,要有就业意愿,通过就业创业去获得自己的幸福。同时,顺应新形势,结合自身实际,适时地调整好预期,去寻找合适的岗位实现就业。此外,还要在了解市场需求的情况下,不断充实自己、丰富自己的技能,与市场需求匹配以实现就业。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周甫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