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简介:
谭砚文,男,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二级教授;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广东省高校特聘教授(“珠江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南粤优秀教师、华南农业大学教学名师、国家级一流课程负责人;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理事、中国国外农业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华南农业大学学报(副主编)、国家木薯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岗位专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国家级项目6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广东省人文社科重大攻关项目等省部级课题40余项;出版专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曾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1项、湖北省第10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1项。部分成果曾获主要国家领导人、广东省委主要领导的批示,多项成果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纳。工作经历:
(1)2022年3月至今,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林经济系,二级教授
(2)2020年7月至2022年2月, 华南农业大学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人文社科处处长,经济管理学院二级教授
(3)2019年5月至2020年6月, 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农村政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华南农业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经济管理学院二级教授
(4)2014年11月至2019年5月,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农村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5)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业与资源经济系主任,教授
(6)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所访问学者
(7)2006年7月至2012年12月,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系,副教授,2008年晋升教授
(8)2004年7月至2006年6月,华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教育背景:
(1)2001年9月~2004年7月,华中农业大学经贸学院,博士研究方向:
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农产品国际贸易发表论文:
(1)谭砚文,杨世龙.风险叠加背景下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3(02):1-9..
(2)谭砚文,李丛希,曾华盛,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农产品贸易效应——基于合成控制法的实证评估[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4,29(03):241-259.
(3)Tan Y, Yue R, Chen L, et al. Grain price support policy and the distortion of market price[J]. 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view, 2024, 16(3): 507-526.
(4)谭砚文,徐锦玲,李丛希. 世界木薯产业政策新动向及对中国的启示 [N]. 农民日报, 2024-2-7.
(5)谭砚文,岳瑞雪,李丛希.中国粮食种植成本上涨的根源——基于宏观经济因素的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22(08):79-91. (此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农业经济研究》,2023(2)全文转载)
(6)谭砚文,李丛希,宋清.区块链技术在农产品供应链中的应用——理论机理、发展实践与政策启示[J/OL].农业经济问题:1-12[2023-01-16]. 2023(01):76-87.
(7)谭砚文,李丛希,陈志钢.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与东盟区域农产品供应链的影响及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2020(10):113-121.
(8)谭砚文,李丛希,石敏,当前农产品网络直播存在的问题与政策建议[N]. 农民日报,2020-07-20.
(9)谭砚文,曾华盛,马国群.印度食品管理制度演变、实施效果及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农村经济,2019(09):124-144.
(10)谭砚文,李丛希,李军,黄贵修.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木薯产业的影响及对策建议[J].中国热带农业,2020(02):4-5+33.
(11)谭砚文,马国群,岳瑞雪.国外农产品最低支持价格政策演进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2019(07):123-133.
(12)Tan Y, Zeng H. Price transmission, reserve regulation and price volatility[J]. 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view, 2019, 11(2): 355-372.
(13)谭砚文,曾华盛,李丛希.中国投资东盟农业的风险评价及国别优先序[J].农业经济问题,2017,38(08):76-85+111.
(14)谭砚文,杨重玉,陈丁薇,等.中国粮食市场调控政策的实施绩效与评价[J].农业经济问题,2014,35(05):87-98+112.
(15)谭砚文,关建波.我国棉花储备调控政策的实施绩效与评价[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3(02):69-77.
(16)谭砚文,关建波.宏观经济因素、消费需求、市场信息与棉花市场价格波动[J].农业技术经济,2013,(08):12-22.
(17)Tan Y, Guan J, Karimi H R. The Impact of the Subsidy Policy o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China’ s Cotton Production[J]. 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 2013, 2013(1): 248537.
(18)谭砚文.资源约束、贸易失衡与我国农业“走出去”战略[J].广东社会科学,2011,(06):66-74.(此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农业经济研究》2012年第3期全文转载)
(19)谭砚文,关建波,陈姗妮.中国—东盟热带水果贸易及对中国热带水果产业影响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1,32(10):37-43+110-111.
(20)谭砚文.美国2008新农业法案中的棉花补贴政策及其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2009,(04):103-109+112. (此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农业经济研究》(2009年第12期)全文转载)
(21)谭砚文,温思美,汪晓银.中、日、美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比较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12):60-71.
(22)谭砚文,谢风杰.多哈回合棉花议题谈判进展及中国的立场[J].农业经济问题,2007,(10):29-34.
(23)谭砚文,温思美.新一轮农业谈判关税配额的争议及中国的立场[J].国际经贸探索,2006,(02):51-54+86.
(24)谭砚文,温思美,孙良媛.棉花储备在市场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及中国的棉花储备问题[J].农业技术经济,2006,(01):24-29.
(25)谭砚文,温思美.入世前后我国棉花国际贸易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5,(07):24-29.
(26)谭砚文,李朝晖.中美棉花生产者供给行为的比较分析——基于适应性预期模型的实证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3):45-52. (此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导刊》2005年第12期全文转载)
(27)谭砚文,李丛希,曾华盛.中国木薯生产和贸易发展分析[J],世界农业,2018(10):163-168.
(28)谭砚文,曾华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的创新模式——来自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的探索[J].农村经济,2017,(04):32-36.
(29)谭砚文,曾华盛.美国农业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的演变及对中国的启示[J].农村经济,2015,(09):125-129.
(30)谭砚文,汪晓银.WTO框架下我国棉花供需平衡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02):121-125.
(31)谭砚文,温思美,李崇光.中国棉花国际贸易对国际市场棉花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对中国棉花“贱卖贵买”现象的质疑[J].中国农村经济,2005,(01):11-16. (此文获得广东省农村经济学会(2004.10~2007.09)优秀农经论文二等奖 广东省农村经济学会,2007.12.30)
(32)谭砚文.中国棉花生产波动的实证分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1-5.
(33)谭砚文,陈珊妮.中美计量经济学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1,(05):82-84+87.
(34)谭砚文,李崇光.中美棉花生产成本与收益的比较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3,(11):36-43+60.
(35)谭砚文,李崇光,汪晓银,等.中美棉花生产成本的比较——方法拟合与实证研究.农业技术经济,2003,(06):35-40.
(36)谭砚文等,订单农业违约行为的博弈分析与规避机制,农民日报(理论版),2003-1-18.
(37)订单农业违约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2002年中国青年农业经济学者年会论文集——WTO与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2002年10月。
(38)谭砚文,凌远云,李崇光.我国棉花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度与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05):344-346.(此文被《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第95期转载)
(39)谭砚文,李崇光.美国的棉花产业[J].世界农业,2002,(08):28-30.
(40)谭砚文,伍丽朝.世界菠萝生产及贸易格局[J].世界农业,2010,(10):12-15.
(41)谭砚文,潘苏,奥克兰,等.印度的棉花产业[J].世界农业,2007,(08):52-55.
(42)谭砚文,李朝晖.制度变迁与我国棉花流通体制改革[J].生产力研究, 2005,(12):51-52+86.
(43)谭砚文,温思美,郑晶.城市化进程中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与对策——广东省佛山市的案例研究[J].南方经济,2005,(12):59-61.
(44)谭砚文.近期我国棉花生产及市场波动的成因分析[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38-42+119.
(45)谭砚文,李崇光,温思美,等.世界棉花生产及贸易格局[J].世界农业, 2004,(11):4-6+28.(此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导刊》2005年第3期全文转载)
(46)谭砚文,温思美.中国棉花价格波动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4,(10):24-26.
(47)谭砚文,李崇光,汪晓银.世界谷物生产及贸易分析[J].世界农业, 2004,(04):27-28.
(48)马国群,吕丹阳,谭砚文.土地流转的节能减排效应及其机制[J].资源科学,2024,46(11):2210-2224.
(49)杨世龙,娄志超,谭砚文.东盟国家应对厄尔尼诺现象的农业措施调整及启示[J].世界农业,2024,(07):9-20.DOI:10.13856/j.cn11-1097/s.2024.07.001.
(50)Yang S, Liang X, Lou Z, Tan Y*.. Analysing the consequences of 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on the agricultural economies of China,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J]. Agricultural Economics/Zemědělská Ekonomika, 2024, 70(7).
(51)李丛希,谭砚文.以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作用机理与路径选择[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3(05):22-32.
(52)Wagan S A, Memon Q U A, Tan Y, et al. Farmers’ knowledge of pests and decision for pesticide selection in cotton: impact on production efficiency levels in southern Pakista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st Management, 2023: 1-10.
(53)Sin A, Nowak C, Tan Y. Strategic approach to the territorial distribution of EAFRD projects[J]. Strategic Managemen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and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in Strategic Management, 2023, 28(4).
(54)徐宇佳,徐锦玲,李丛希,等.世界木薯产业政策新动向及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热带农业,2023,(06):5-11.
(55)徐锦玲,徐宇佳,李丛希,等.国内外木薯产业科技研发的热点与成效[J].中国热带农业,2023,(05):30-36+43.
(56)莫雪香,徐锦玲,李丛希,谭砚文(通讯作者).广东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基于激励机制视角[J].南方农村,2022,38(06):12-16+25.
(57)马国群,莫雪香,谭砚文.印度农业信贷政策演进及启示[J].世界农业,2022(12):77-85.
(58)杨世龙,白雪,谭砚文,赵邦宏.北大荒集团发展数字农业的主要做法、经验及启示[J].中国农垦,2022(12):41-43.
(59)李丛希,杨世龙,谭砚文(通讯作者).印度应对粮食危机的政策演变与启示[J].世界农业,2022(10):46-56.
(60)李丛希,谭砚文.发展饲料生产 保障粮食安全[J].农村工作通讯,2022(14):28-29.
(61)曾华盛,谭砚文(通讯作者).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农产品贸易及福利效应:理论与来自中国的证据[J/OL].中国农村经济,2021(02):122-144.
(62)曾华盛,谭砚文(通讯作者) ,自由贸易区理论及其经验研究:进展与趋势[J]. 世界农业,2021(06)4-13.
(63)马国群,谭砚文(通讯作者),环境规制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基于面板门槛模型的分[J]. 农业技术经济,2021(06)77-92.
(64)杨世龙,郝淑君,谭砚文.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促进广东乡村振兴[J].南方农村,2020,36(05):32-36.
(65)李丛希,谭砚文(通讯作者).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农产品有效供给的主要影响及对策[J].南方农村,2020,36(02):16-22.
(66)Wagan S A, Memon Q U A, Yanwen T. A comparison of input resource use and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wheat between China and Pakistan using Stochastic Frontier Analysis (SFA)[J]. Custos E Agronegocio Line, 2020, 16(1): 79-98.
(67)曾华盛,苏柳方,谭砚文.农产品质量安全媒体负面报道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异质性影响[J].农业技术经济,2019(08):99-114.
(68)陈志国,谭砚文,龙文军.传承农耕文明 助推乡村振兴——首届“农耕文明与乡村文化振兴学术研讨会”综述[J].农业经济问题,2019(04):140-144.
(69)岳瑞雪,谭砚文.蔬菜价格波动的共同影响因子与宏观决定因素[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8(03):79-91.
(70)李丛希,谭砚文.广东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与省域竞争力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9,46(02):147-155.
(71)李丛希,谭砚文,罗观长.广东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问题与对策[J].南方农村,2018,34(06):23-25+29.
(72)白华艳,谭砚文,曾华盛.市场信息对中国与欧盟猪肉价格波动的影响[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6):70-78+150-151.
(73)曾华盛,谭砚文.生猪补贴政策对广东生猪生产效率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7,45(13):271-275.
(74)曾华盛,谭砚文.农村金融改革中“一证两中心”体制的成效及存在问题——以广东省德庆县为例[J].武汉金融,2017,(05):58-60.
(75)阮实辉(NGUYEN THUC HUY),夏云, 谭砚文 , et al.越南农业利用外国直接投资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5,(12):171-174.
(76)Anang S A, Yanwen T. Influence of agricultural trade liberalization policies on production and poverty reduction among Ghanaian rural smallholder cocoa and rice farmers[J]. 2003.
(77)关建波,谭砚文.良种补贴对中国棉花生产效率的影响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4,(03):49-56.
(78)关建波,谭砚文,汤慧.美国2012年农业法案中农业支持政策的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J].农村经济,2013,(08):120-125.
(79)陈新建,谭砚文.基于食品安全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功能及其影响因素——以广东省水果生产合作社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13,(01):120-128.
(80)刘洋,谭砚文,朱静琦,等.广东省农村水利设施基层参与维护管理的调查分析——以从化、梅州为例[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3,(03):163-166.
(81)刘洋,谭砚文,刘希,等.广东省农业补贴政策对农民种植水稻的影响[J].广东农业科学,2012,39(05):158-160.
(82)关建波,谭砚文.全球棉花50年贸易格局变化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世界农业,2011,(09):50-55.
(83)林文维,谭砚文.农业跨国公司产业链布局的现状与成因分析[J].世界农业,2011,(11):15-18.
(84)潘苏,谭砚文.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农业经济,2011,(02):84-87.
(85)罗丽,谭砚文.“东桑西移”对蚕茧全要素生产效率影响分析——基于Malmquist指数方法[J].丝绸,2011,48(01):56-60.
(86)罗丽,谭砚文.我国茧丝绸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J].南方农村,2010,26(06):40-45.
(87)覃武,谭砚文.深圳经济增长因素分析:1979—2007——基于全要素生产率视角[J].城市发展研究,2010,17(03):97-102+108.
(88)丁鹿伟,汪晓银,谭砚文,等.中国棉花补贴方式的最优选择——基于主成分回归的实证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6):5-9.
(89)胡新艳,谭砚文.新形势下广东的粮食安全问题与适应策略[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30(03):275-279.
(90)潘苏,谭砚文.主要棉花生产国棉花补贴政策的比较分析[J].世界农业,2007,(12):30-32.
(91)温思美、谭砚文,滑准税对中国棉花市场的影响分析, 2007, 中国(新疆)国际棉花会议论文集,2007年6月。
(92)谢凤杰,谭砚文.农业补贴政策的理论分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43-49. (此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导刊》2007年第6期转载)
(93)黎霆,谭砚文,汪晓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变动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对“农资趁机涨价”现象的验证与探讨[J].新疆农垦经济,2006,(12):14-17+27.
(94)汪晓银,谭劲英,谭砚文.城乡居民年人均蔬菜消费量长期趋势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06,(02):135-137+193.
(95)温思美,谭砚文.冲突与合作:博弈论在社会经济问题中的应用与发展——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评介[J].学术研究,2005,(11):13-19.
(96)[1]汪晓银,祁春节,谭砚文.我国省区农业生产条件差异的聚类分析[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4):350-353.
所获奖励:
(1)研究报告《完善我国棉花产业补贴政策研究》,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调研咨询报告类)一等奖,2009年6月。
(2)博士论文《中国棉花生产波动研究》于2005年12月被评为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2006年8月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3)专著《中国棉花生产波动研究》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二等奖,2007年5月;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2009年8月。
(4)研究报告《影响我国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政策评价》,获广东省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调研报告类)二等奖,2015年12月。
(5)论文《中美棉花生产成本与收益的比较分析》(中国农村经济 2003年第11期),于2005年2月获得湖北省第十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湖北省人事厅、科技厅颁发)。
(6)论文《中国棉花国际贸易对国际棉花市场影响的实证分析——对中国棉花“贱卖贵买”现象的质疑》(中国农村经济,2005年第1期),获得广东省农村经济学会(2004.10~2007.09)优秀农经论文二等奖(广东省农村经济学会,2007.12.30)。
(7)论文《农村金融改革“一证两中心”体制的成效及存在问题》,获得中国农业经济学会2015年年会优秀论文。
(8)2020年,主讲的农业经济学课程获评广东省线下一流课程。
(9)2021年,主讲的农业经济学课程获评广东省课程思政建设改革示范课程。
(10)2021年主持完成的《“五维融合”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获得华南农业大学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11)2022年,获得全国第二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广东赛区二等奖(正高组)。
(12)2023年,农业经济学课程“思政+专业+耕读”教育深度融合的改革与实践,获得教育部农林经济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改革与质量建设研究项目优秀成果。
(13)第十一届“挑战杯”广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1项(2011),指导老师。
(14)第十二届“挑战杯”广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1项,指导老师(2013)。
(15)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1项,指导老师(2013)。
(16)第十三届“挑战杯”广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指导老师(2015)。
(17)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指导老师(2015)。
(18)获得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指导教师 (2016.01.21)。
(19)第十四届“挑战杯”广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1项,指导老师(2017年6月)。
(20)2017年获评“2016年广东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
(21)2017年获评“2016年华南农业大学校内十佳创新创业导师”。
(22)2017年获得华南农业大学“2014-2016年度”优秀班主任。
(23)2018年获评“南粤优秀教师”。
(24)2020年获评华南农业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
(25)2021年获评华南农业大学“我最喜爱的研究生导师”。
(26)2022年获评华南农业大学教学名师。
(27)2023年,获得大北农卓越教师奖。
(28)2023年,主讲的“农业经济学”课程获得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
主持项目:
(1)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保障我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路径与政策研究(23&ZD121),2024.01-2027.12。
(2)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重点)项目:东盟与中国的经济转型和区域农产品价值链发展研究(71961147002 ),2020.01-2024.12。
(3)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任基金项目:影响我国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政策评价(71341018 ),2013.06-2014.03。
(4)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我国猪肉与蔬菜价格剧烈波动的稳健机制研究(71373087),2014.01-2017.12。
(5)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棉花补贴政策的经济效应与优化机制研究(项目编号:70873043),2009.01-2011.12。
(6)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完善我国棉花产业补贴政策研究(项目编号:06BJY079),2006.07-2007.12。
(7)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重大项目子课题:中国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战略的研究——农业对外开放中的比较优势发挥与竞争优势培育研究(项目编号:08&ZD030),2009.04.01-2012.03.31。
(8)主持农业部软科学课题:完善棉花进出口调控机制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0909),2009.06-09。
(9)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水稻生产风险规避与管理机制研究(项目编号:6300385)。
(10)主持广东省哲学社科规划课题:“广东热带水果产业竞争力研究”,项目编号:09E-17。
(11)主持广东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大攻关项目:广东农业补贴政策的经济效用与优化机制研究(11ZGXM79003),2012-2014。
(12)教育部后期资助重点项目,加入WTO十年与中国棉花生产发展研究,12JHQ005,2012-2014。
(13)主持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重大决策咨询招标课题,广东构建竞争力导向的新型农业政策与体制研究,2017.01-06
(14)主持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招标课题,广东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认登记颁证 工作进展评估,2016.09-12
(15)主持农业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委托课题,印度、东盟农业支持政策分析研究(2017-2024年),2017.06-2024.12
(16)国家木薯产业技术体系木薯产业经济岗位科学家(2017-2020年),2017.06-2020.12
(17)国家木薯产业技术体系木薯产业经济岗位科学家(2021-2025年),2021.01-2025.12
(18)主持广东省教育厅创新团队项目,大国农业背景下中国农业全球化发展 战略研究创新团队,2017.06-12
(19)主持广东省农业厅委托课题,乡村振兴战略政策解答,2018.06-12
(20)主持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办公室委托课题,新形势下构建农业贸易新格局研究,2019.07-2020.06
(21)主持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委托课题,乡村传承优秀文化功能研究,2019.07-10
(22)主持农业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委托课题,十四五期间科学施肥、合理用药和农业节水目标任务研究,2020.10-12。
(23)主持2021年度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咨询项目,农业农村厅, skhx2021044,2021.07-2022.04,75wan
(24)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创新团队,广东省教育厅,2022WCXTD003,2022-2024.
主讲课程:
《农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