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简介:
李琴,1980年9月生,湖北潜江人,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获得西方经济学硕士,2009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获得西方经济学博士。获国家留学基金资助于2017年7月-2018年8月赴美国兰德公司访问交流一年。现任中国女经济学者联谊会执行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本科高校经济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女经济学者第四届学员、广东农村经济学会理事、广东省妇女研究会理事。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产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等。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和一般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广东省自然基金、广东省哲学社科基金等省部级科研项目15余项。在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论文近50篇,其中SSCI收录3篇,CSSCI收录38篇。包括World Development、Feminist Economics、China Economic Review、《经济学(季刊)》、《管理世界》、《世界经济》、《中国农村经济》、《公共管理学报》、《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南开经济研究》、《世界经济文汇》、《农业经济问题》等。担任China&World Economy、《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南方经济》、《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学报》、《农业经济问题》等国内外重要期刊的审稿专家。研究成果获得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奖励二等奖、广东省农村经济学会论文一等奖等奖励。
工作经历:
2004.04~2005.07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科研秘书、助教
2005.08~2010.11 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农村政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2010.12~2019.11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2019.12~至今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8.01~2008.12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访问学者,导师:赵耀辉教授
2017.08~2018.08 美国兰德公司劳动与人口研究所,国家公派访问学者,导师:James P. Smith
教育背景:
2006.09~2009.06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西方经济学博士
2001.09~2004.04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硕士
1997.09~2001.06 湖南工业大学企业管理管理学学士
研究方向:
农村经济
发表论文:
[英文论文]
[1] Feng Jin(封进), LiQin(李琴), James P.smith, Retirement Effect on Health Status and Health Behaviors in Urban China, World Development, 2020, 126.(SSCI,JCR一区)
[2] LiQin(李琴), Wang Yafeng(王亚峰), Zhaoyaohui(赵耀辉), Elderly Labor Supply, Grandchild Care and the Expected Source of Old-Age Support – The Impact of a Rural Pension Program in China, Feminist Economics, 2018, 24(2): 265-287. (SSCI,JCR一区)
[3] Zhou Xianbo(周先波),Kui-Wai Li and Qin Li(李琴), An Analysis on Technical Efficiency in Post-reform China, China Economic Review,22(2011): 357-372.(SSCI,二区)
[4]LiQin(李琴), James P.Smith, Zhaoyaohui(赵耀辉), Understanding the Effects of Widowhood on Health in China: Mechanisms and Heterogeneity, The Journal of the Economics of Ageing, vol(25), https://doi.org/10.1016/j.jeoa.2023.100458.
[中文论文]
[5]李琴,罗序亮,张同龙,征地对老年人健康冲击的短期和长期效应考察——基于CHARLS数据的实证分析,农业技术经济,2023(4)。
[6]李琴,赵锐,张同龙,养老保险制度是否缓解了丧偶对老年健康的不利冲击,世界经济,2021(9). (CSSCI,权威),引用率达7次。
[7] 赵锐,张琳,李琴(通讯作者).失能老人居家照料与配偶的生活质量——基于精神健康的视角,宏观质量研究,2022, 10(3)。
[8]李琴,赵锐,张同龙,农村老年人丧偶如何影响健康?——来自CHARLS数据的证据,南开经济研究,2022(2),引用率达4次。
[9]谭翠莲,罗序亮,李琴(通讯作者). 丧偶对中国老年人抑郁状况的影响分析——基于CHARLS数据[J]。 南方人口, 2021, (3): 56-66。
[10]李琴,周先波,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农村老年人儿童照料时间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世界经济文汇,2018(5):31-52。(CSSCI、一级),引用率达31次。
[11]李琴,杨松涛,张同龙,社会保障能够替代土地保障吗?——基于新农保对土地租出意愿租金的影响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9(7)。(CSSCI、一级),引用率达31次。
[12]黄佩红,李琴,李大胜,新一轮确权对农户农地转出的影响机理,农村经济,2019(5):17-28。(CSSCI)
[13]李琴,齐文娥,杨学儒,李尚蒲,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在校创业行为及毕业后创业意愿的影响,复旦教育论坛,2018(8): 65-72。 (CSSCI),引用率达36次。
[14]李琴,李怡“新农保”对中国农地流转的影响估计——基于CHARLS数据的研究,农村经济,2018(5):99-105。 (CSSCI)
[15]邵爽、李琴、李大胜:资本下乡:进入模式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8(7): 59-66。 (CSSCI)
[16]黄佩红、李琴、李大胜:新一轮确权能促进农地流转吗?,经济经纬,2018(5):44-49。(CSSCI)
[17]李琴、李大胜、陈风波:土地特征对农户农业机械利用的影响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17年第7期,43-52。(CSSCI、一级),引用率达58次。
[18]何勤英,李琴(通讯作者),李任玉:代际收入流动性与子辈和父辈间收入地位差异——基于收入差异的视角,公共管理学报,2017(2):122-131。(CSSCI,一级),引用率达23次。
[19] 李琴、雷晓燕、赵耀辉:健康对中国老年人劳动供给的影响,经济学(季刊),2014第3期,917-939。 (CSSCI,权威) ,引用率达105次。
[20] 李琴、朱农:产业转移升级背景下的农民工流动与工资差异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14第10期,35-47。(CSSCI,一级)。
[21] 李琴、彭浩然:预期退休年龄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CHARLS的实证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5第2期,89-100,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保障制度》2015年第7期全文转载。(CSSCI,一级),引用率达53次。
[22] 李琴、彭浩然:谁更愿意延迟退休?——中国城镇中老年人延迟退休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公共管理学报,2015年第2期,119-129。(CSSCI,一级),引用率达117次。
[23] 李琴、李大胜、李承政:家庭农地禀赋与农地流转决策——基于非线性关系的考察,浙江社会科学,2015第10期,19-29。(CSSCI,一级)
[24] 石敏、李琴:我国农地流转的动因分析——基于广东省的实证研究,农业技术经济,2014年第1期,49-55。(CSSCI,二级),引用率达101次。
[25] 李琴、孙良媛:外来务工人员工作搜寻时间的代际差异分析——兼论收入的影响,南方人口,2012第5期,71-80。(CSSCI,二级)
[26] 李琴:城郊混合型村庄治理: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南方农村,2012第9期,32-36。
[27] 李琴、孙良媛:家庭成员外出务工对农村老年人劳动供给的影响——基于“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学术研究,2011年第4期,85-90。(CSSCI,一级)
[28] 李琴、朱农:时空交融下的中国农民工流动——基于珠三角数据的研究,世界经济文汇,2011年第2期,1-18。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研究》2011第八期全文转载。(CSSCI,一级)
[29]李普亮、李琴:地方财政农业投入的效率性评价,经济与管理,2011年第1期,70-76。(CSSCI,北大核心)
[30] 李琴、郑晶:中国农村老年人劳动时间的性别差异和地区差异研究,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63-69。 (北大核心)
[31] 李琴、宋月萍:劳动力流动对中国农村老年人劳动供给的影响及其地区差异,中国农村经济,2009年第5期,52-60。(CSSCI,一级),引用率达114次。
[32] 王海港、黄少安、李琴:职业技能培训对农村居民非农收入的影响,经济研究,2009第9期,129-139。 (CSSCI,权威),引用率达228次。
[33] 李琴、李大胜、熊启泉: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的优先序——基于广东英德、鹤山的实证研究,《上海经济研究》,2009年第6期,133-142, 引用率达22次。 (CSSCI,一级)
[34] 李琴、孙良媛、林相森:失地农民是自愿还是非自愿退出劳动力市场,农业经济问题,2009年第6期,78-84,引用率达51次。 (CSSCI,一级)
[35]李琴、李大胜:地方财政支农、农村税费改革与农户投资,南开经济研究,2008年第1期,133-142。(CSSCI,二级),引用率达26次。
[36]彭方平、展凯、李琴:流动性过剩与央行货币政策有效性,管理世界,2008年第5期,30-37。 引用率达32次, (CSSCI,权威)。
[37]郑晶、李琴:佛山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研究,改革,2008年第12期,90-94。 (CSSCI,一级)。
[38]孙良媛、李琴: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村妇女就业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管理世界,2007年第1期,65-73,引用率达72次。(CSSCI,权威)。
[39]李琴,孙良媛:失地妇女就业及其工资的决定,世界经济文汇,2007第3期,41-51。 (CSSCI,二级),引用率达19次。[40]李大胜,李琴: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户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及实证研究,农业技术经济,2007年第4期,124-128。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导刊》全文转载,2007年第10期。 (CSSCI,一级),引用率达94次。
[41]李琴,熊启泉,李大胜:中国财政农业投资结构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第8期,10-16。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导刊》全文转载,2006年第12期。该篇论文引用率达156次。(CSSCI,一级)。
[42]李琴、孙良媛:棉花进口、库存与棉价波动的实证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5年第7期,71-77,该篇论文引用率达49次 (CSSCI,一级)。[
43]李琴、熊启泉、孙良媛:利益主体博弈与农村公共品供给,农业经济问题,2005年第4期,34-37,该篇论文引用率达136次 (CSSCI,一级)。
[44]李琴、熊启泉:税费改革前后的农村公共品供给,调研世界,2004年第12期,15-18。 (CSSCI)。
[45]李琴、陈详兵:发展农村基础设施与信息服务的思考,统计与决策,2004年第5期,49-51。 (CSSCI)。
[46]展凯、李琴:保险精算现状以及发展对策,金融与经济,2005第7期。(CSSCI)
[47]李琴、罗俊波:沿海地区土地流转问题研究——基于英德、鹤山的实证研究,广东农业科学,2009年第8期。
[48]李琴、杜凤莲:失业的性别差异:失业持续时间模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ISBN:9787516109410。
[49]李琴:产业转移与农民工就业流动,《珠三角区域发展报告(2012)》,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ISBN:978-7-300-16749-7。
所获奖励:
[1]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二等奖,排名第2,2009年。(粤府证[2009]126,证书号:2009-B-2-046)
[2]广东省金融学会第十二届广东省优秀金融科研成果论文类三等奖,排名第1,2023。
[3]全国妇联办公厅、中国妇女研究会优秀论文二等奖,排名第1,2009。
[4]广东省农村经济学会(2014.10-2007.9)优秀农经论文一等奖,排名第2,2007。
[5]广东省农村经济学会(2014.10-2007.9)优秀农经论文二等奖,排名第1,2007。
[6]全国妇联办公厅、中国妇女研究会优秀调研报告三等奖,排名第2,2006。
[7]指导学生作品“农户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需求因素探讨”荣获第十届“挑战杯”聚晖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
8]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女经济学者研究培训项目结业证书,2009年6月。
接受媒体采访:
【羊城晚报】多地给农民评“职称” 广东拟制订认证标准,http://www.ycwb.com/epaper/ycwb/html/2015-05/11/content_703878.htm?div=0 时间:2015-5-11 来源:羊城晚报A07
【羊城晚报】人口红利加速消失 何处安放我们的晚年?http://money.163.com/15/0803/16/B03V8LDT00253B0H.html。时间:2015-08-03来源: 羊城晚报(广州)
【人民日报】农民工就业流动。
【广东卫视新闻联播】聚焦“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因地制宜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不同赛道争先进位,接受采访。
学术兼职:
1.中国女经济学者联谊会执行委员会委员
2.广东省本科高校经济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3.韶关市重大行政决策咨询论证专家
4.广东财经大学保险学硕士外聘导师
5.广东省农业厅农业产业经济评审专家
6.浙江省自然基金同行评审专家
7.广东农村经济学会理事
8.广东省妇女研究会理事
9.广东世界经济会学理事
10.华南农业大学“普惠金融与三农研究院”数据中心主任
11.华南农业大学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人员
主持项目:
[1]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1BJY011),丧偶对农村老年人健康的影响:作用机制与政策干预,2021/06-2024/06
[2]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0YJA790037),征地对中国农村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2020/01-2023/12
[3]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9A1515011004),中国农村丧偶老年人的健康及其社会支持研究,2019/10-2022/09
[4]主持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共建项目(GD18XYJ27),丧偶对于中国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2019/01-2021/12
[5]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70803011),人口转变、劳动力流动与中国农村老年人劳动供给,2009/01-2011/12
[6]主持IDRC(加拿大科研基金)子项目,新农保对老年人照料提供的影响研究——基于挤进效应的考察,2015/01-2017/12
[7]主持农业部软科学,我国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尺度研究(201527),2015/04-2015/12
[8]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产业转型升级与农民工就业流动研究(13CJY055),2013/09-2018/03
[9]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产业转移与农民工就业流动,2012/01-2012/06
[10]主持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07YE03),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及其工资的决定,2006/06-2010/06
[11]主持广东省财政厅项目,加大广东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研究,2008/03-2008/12[12]主持广东省农村政策研究中心课题,广东农村税费改革与”县镇村”配套措施研究,2005/07-2006/12
[13]主持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研究,2005/06-2007/12
[14]主持江门市农业局委托项目,“江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研究”,2022/09-2022/12
[15]主持国家乡村振兴局案例委托,“广东省四项工程助力中西部扶贫案例总结”、“太平洋保险促进生猪贷案例研究”,2022/08-20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