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18-07/02/content_7734889.htm
时间:2018-07-02 来源:南方日报02版
罗明忠
所谓农业生产性服务就是贯穿农业生产作业链条,直接完成或协助完成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作业的社会化服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被置于破解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难题的重要路径。
小农户:未来相当长时期农业经营的主体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极大地释放了我国农村的生产力,让广大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劳动中解放出来,进入到非农产业就业;与之相伴,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以及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得到快速发展,但是,没有改变我国农业经营以小农户为主的格局。相反,中国农业发展最突出特征就是经营分散化、小规模化。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随着新时期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必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未来相当长时期,仍然难以改变小农户是我国农业经营主体的现实。没有小农户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成为必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小农户和现代农业衔接的桥梁
小农户因其生产规模小及其以家庭为经营单位,能有效避免雇佣农业生产过程中劳动监督难题,解决农业劳动力激励不足的困境。但是,小农户也面临生产经营规模小、市场进入难且竞争力弱、农产品生产标准化和专业化程度低、食品安全可追溯性差、信息闭塞、先进技术采纳慢、生产效率低以及抗风险能力弱等难题,尤其是在我国家庭联产承包制和人多地少、普遍实施“土地均包”的基本国情下,小农户的生产经营还面临青壮年外出打工多、农村老妇幼化带来的农业生产劳动力短缺及其成本高企、土地细碎化和分散化甚至“插花地”、农业比较收益低、农户兼业化严重等系列难题,让小农户难以融入现代农业发展的轨迹。为此,要通过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把普通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的轨道。
首先,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让分散的小农户在生产经营一体化中增强竞争力。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一方面,既可以在保持小农户作为独立的农业生产经营单位不变的前提下,继续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保农村土地的家庭承包经营权不变,又可以让小农户分散与细碎化的土地实现连片耕种(养殖)和经营。比如,通过托管耕种(养殖)和代耕代种(养),以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破解小农户长期面临的“小生产”经营困境,提升生产经营效率;以生产技术社会化服务,让小农户也能同步搭上现代农业技术发展的快车。另一方面,也可以在确保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户的生产经营成果单独核算的前提下,实现小农户参与大市场竞争。比如,有了农业专业合作社、农业销售中介服务以及农业职业经理人的介入,让原本分散的小农户将各自生产的农产品整合成区域性的品牌产品合力进入市场,突破信息不畅难题,化解标准不一困境,实现产前有预判、产中有服务、产后有市场,增强小农户的竞争力。
其次,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让生产全过程参与的小农户在分工卷入中提升效率。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通过统一服务连接千家万户,连片种植、规模饲养,为小农户根据自身的优势和愿望,在选择服务组织提供的专业化服务的同时,卷入农业分工,以土地、技术、资金或劳动力等小农户能够支配的资源融入农业生产服务链条的某一个环节,参与到农业分工专业化的行列,构建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获得生产效率的提升。
最后,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单一经营的小农户在产业融合中拓展新业态。通过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将生产、加工和销售连成一体,随着种子种苗的培育、生产资料的销售、生产外包服务的供给、技术服务的引入、产品推介的推进等生产服务业的发展,必然促进一、二、三产融合,为小农户参与到农村电商、森林康养以及民宿休闲等农村农业新业态创造条件,并有利于小农户在生产发展中转化为新时代符合现代农业农村发展要求的新型职业农民。
顺势而为: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纳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乡村振兴战略是未来相当长时期我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各地应根据实际,明确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战略性产业属性,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纳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以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助推农业生产动能转换,按照主体多元、模式多样、机制高效、体系完整的基本思路,大力发展农业市场信息服务、农资供应服务、农业绿色生产技术服务、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服务、农机作业及维修服务、农产品初加工服务和农产品营销服务,搭起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桥梁。
(作者系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7AJL013)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