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下午,我院举办第100期紫荆学术论坛暨双周学习报告会。国家农业制度与发展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罗必良教授以“乡村振兴战略的逻辑线索”为题,为师生宣讲十九大精神乡村振兴战略。 罗必良教授将乡村振兴战略的线索追溯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掀起的一起规模大、时间长、波及广的乡村建设运动。建国后,我国一直在探索乡村建设——从1950年代的合作社运动到70年代的“人民公社”,但是最后以失败告终。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罗教授认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但这依然是“二元思维”,显然可能性不大。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个字总要求的重大深化和拓展。他认为,乡村振兴战略将成为未来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农业农村发展的总战略,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管的宽”,二是“管的远”。“管的宽”是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主要倾向于从供给角度来部署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管的远则主要侧重于从需要角度来谋划满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 随后,罗必良教授针对学界和社会上关于乡村的认识问题进行讨论。他指出,一些人认为“乡村振兴”战略是针对于我国农村正在发生的“乡村衰退”或已经发生的“乡村衰败”的问题,这一认识值得警惕。他认为,对于农业农村的各种言论,无论是“阴谋”还是“阳谋”,本质上都是轻视农村、歧视农民;不彻底破除观念上的更为严重的“二元结构”,谈城乡融合发展,谈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谈乡村振兴,都是空谈误国。 罗教授指出,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兴旺”,必须构建多样化社会投资的撬动机制、放大机制与可持续发展机制,而撬动社会投资的支点和突破口的关键是“三块地”,即农地、农村经营性集体建设用地和农村宅基地。他进一步指出,盘活农村“三块地”发展各种形式的“共建、共营、共享经济”,由此挖掘农村土地的制度潜力,释放制度红利,无疑是最为重要、也是最为现实的逻辑起点。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最后,罗教授援引2018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的话结束报告。 罗必良教授从历史到现实、从现在到未来、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等多个维度,深入探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逻辑线索。他在报告会上旁征博引,将大量历史事件穿插其中,同时将个人的经历体会和最新思考观点融入报告内容,语言风趣幽默、催人向上,报告精彩不断,连连赢得了师生的热烈掌声。现场师生深刻地感受到我国探索乡村建设的艰辛历程,同时对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未来充满期待。 文图/经管学院 梁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