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建设高水平大学,推进学院国际化建设,我院邀请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BEA)高级经济师郭杰明教授来访我校,在经济管理学院602会议室为师生们作了题为“The Road to Integration of the U. S. Economy in Global Production (美国经济走向全球化之路)”的精彩讲座。会议由经济管理学院谭莹副教授主持。
郭杰明教授正在做精彩演讲
讲座伊始,郭杰明教授通过一张精妙的笑脸图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产品在不同环节的附加价值:其中研发和品牌价值是最高的,生产和组装的附加价值是最少的。而中国在全球化产业链中的主要贡献就在于生产和组装,其利润和附加价值是较低的。
随后,郭教授通过讲解国际贸易传统统计方法(full value)和现今的贸易统计方法(TIVA)的区别。指出80年代全球价值链的出现,对传统贸易统计形成了极大的挑战。传统的贸易统计是通过产品全价full value(Gross)来测算的。因此这种统计方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会出现统计的偏差,模糊了不同部门和国家的贡献。而当今的国际贸易统计是通过附加值法value add basis(TIVA)来测算,剔除掉进口中本国的贡献和出口中外国的贡献。从而体现出了产品价值链中不同国家和部门的贡献。
郭教授也通过这两种方法的实际测算结果,展示了这两种方法衡量和测算出的国际贸易量是存在显著差异性的。并且向大家分享了一些新颖的结论:
1. 通过追踪每个行业的价值,我们发现自1985年以来,美国服务业对出口的贡献超过了商品行业。
2. 生产高全球产业链价值的行业会开出较高的薪酬。
3.由于进口在国内生产的溢出效应,因此出口总额中的国内价值更低。
讲座尾声,同学们对一些研究中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疑问,积极地与教授展开了交流讨论,郭教授同样给予了精彩而耐心的解答,最后大家对于郭教授的精彩报告报以热烈的掌声。
来访期间,郭教授还同我院老师和师生举行一系列专门的研讨会,探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一带一路”的发展及相关挑战。郭教授来访活动受到我校国际交流处“海外名师”项目资助。
附:讲座人简介:
郭杰民,国民经济核算专家,长期从事国民核算及投入产出编制技术和理论于模型应用研究工作。现任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BEA)高级经济师,参与美国国民核算及投入产出账户的编制和研发,负责协调国际合作项目。1997年获得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博士学位, 2007年10月至2012年10月任经合组织(OECD)统计部国民经济核算司部门主管,负责OECD的季度核算以及与中国统计合作项目。曾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做访问学者,国际投入产出协会(International Input-Output Association, IIOA)副主席(2008-2012)。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全球化的计量,参与APEC和北美贸易统计增加值国际合作项目。任联合国统计项目审批特聘专家。
(文/图 胡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