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闭幕,为“十五五”高质量发展锚定战略方向之际,10月25日至26日,由我院具体承办的2025年岭南学术论坛“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全力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均衡发展”暨第三届乡村振兴塘口会议在阳西县举办。广东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李宜航,华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李凤亮,阳江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光飞,阳西县委副书记、县长黄家新出席会议并致辞。国务院参事、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何秀荣,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海洋强国建设实验室执行主任向晓梅,阳西县委书记张秀洁等出席会议。广东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李翰敏主持开幕式。

图1 大会图片
黄家新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阳西县作为省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县,统筹县镇村资源,以“全产业链”思维破题县域经济,用“长寿之乡”的底蕴赋能城乡融合,聚焦“人民至上”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走出了一条特色化、差异化的发展新路。当前,阳西锚定打造西海岸融湾重要节点、建设“海洋强县”的战略定位,努力建设富有活力、宜居宜业宜游的滨海幸福新城。衷心期盼各位专家学者以本次论坛为契机,畅所欲言、贡献智慧,多提宝贵意见、多出务实之策,助力阳西在新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

图2 阳西县委副书记、县长黄家新致辞
王光飞在致辞中表示,三年来,阳江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锚定“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目标任务,紧抓产业根本,加快发展步伐;推进风貌提升,彰显“各美其美”;抓住改革契机,激活发展动力,走出了一条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新路子。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围绕学术会议主题畅所欲言、集思广益,为阳西、阳江乃至广东的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

图3 阳江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光飞
李凤亮在致辞中表示,本次论坛以“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为主题,依托阳西这一“百千万工程”典型县的实践沃土,汇聚各方智慧,深挖理论逻辑,提炼实践经验。期待以本次论坛为契机,搭建起学术研究与政策实践深度融合的桥梁,通过思想的碰撞与智慧的交流,形成一批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成果,为“百千万工程”深入实施提供有力的学术支撑,为广东乃至全国的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图4 我校李凤亮书记致辞
李宜航在致辞中指出,本次会议旨在探索乡村振兴实践路径,助力构建中国特色乡村振兴理论体系,为推进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基层智慧,这既是广大社科工作者紧跟总书记步伐、奋进新征程的生动注脚,更是学术赋能高质量发展、服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责任担当。省社科联连续三年深耕“乡村振兴塘口会议”这一平台,一方面,充分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凝聚学界智慧和力量,着力将阳西县塘口镇打造为欠发达地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精品样板,为同类地区探索农业农村现代化路径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塘口方案”;另一方面,通过构建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对话场域,引导更多专家学者扎根乡村热土,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写进人民心坎里,既在躬身实践中淬炼学术理想、绽放思想光芒,更以真知灼见为广东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破题开路,为丰富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注入鲜活的基层智慧。
他结合学习总书记思想的体悟,就高质量推动阳西县和塘口镇的乡村振兴工作提出三点建议。第一,建议以“田野调查”为笔,绘就城乡融合的“新图景”。期待专家学者深入挖掘阳西“山海硒泉”的特色资源,深入挖掘文化根脉与生态价值,探索“文化+产业”“旅游+生态”“非遗+研学”等融合新模式,推动千年古韵与现代活力有机融合,为全省城乡融合发展实践提供特色鲜明、可资借鉴的典型样本。第二,建议以“百千万工程”为纲,打造乡村振兴的“新标杆”。塘口镇作为省社科联牵头帮扶的驻点镇,要加快推进第三批典型镇培育建设,立足“试点先行”定位,在富硒产业升级、基层治理创新等重点领域持续深化探索,努力成为粤西地区城乡融合发展的“示范窗口”。第三,建议以“协同联动”为力,构建社科赋能的“新机制”。省社科联将深化与组团帮扶单位、高校、科研院所等多元主体的协作,推动智库资源、学术成果向基层深度倾斜—努力搭建“理论—实践—政策”转化平台,打通学术成果向政策设计及基层实践的传导链条;聚焦阳西县和塘口镇发展需求精准输送智力支持,让每份调研报告浸润“乡土味”、每条对策建议具备“落地性”。通过机制化协同,让社科赋能真正惠及每一位父老乡亲,为城乡协调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智力活水。

图5 广东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李宜航致辞
会上,李宜航、李凤亮、王光飞、张秀洁等领导共同为“华南农业大学永根科技站”“华南农业大学教学实践基地”“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乡村振兴实验室固定观察点”揭牌。

图6 揭牌仪式合影
大会报告环节由我院副院长、教授黄松主持,何秀荣教授、向晓梅研究员、罗明忠教授分别就“城乡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力‘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等相关主题分享和交流了研究成果。
圆桌对话环节由罗明忠主持,何秀荣和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谭莹、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张开云等专家学者,以及阳西县委副书记刘贞铎,镇村干部和媒体记者代表等围绕推动乡村振兴相关话题展开深入交流与讨论。

图7 特邀专家和阳西县当地干部圆桌对话
大会还设置了五个平行论坛,主题分别是“百千万工程与城乡要素流动及融合机制”“乡村振兴与产业振兴的路径探索”“数字经济与绿色发展”“城乡治理与经济行为”“社会责任、人才教育与区域发展”,十名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学术年会论文作者代表分别围绕各论坛主题进行专题发言,探讨和交流研究成果。



图8 平行论坛专家点评
本次会议由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华南农业大学、阳西县委宣传部、广东经济学会、广东省高校科研管理研究会、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乡村振兴实验室、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政策与改革创新实验室承办,《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南方经济》编辑部、《乡村振兴研究》(集刊)编辑部提供学术支持。学校科研院院副院长兼社科处黄亚月处长、乡村振兴与社会服务处陈建处长、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张晖及学院黄松副院长、刘盛展副院长以及相关高校专家学者,各级媒体朋友,阳江市委宣传部和阳江市社科联相关负责同志,阳西县相关领导和各镇(区)各相关单位负责同志,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等100多人参加会议。本次会议收到省内外高校和相关单位投稿论文86篇,经专家评选录用45篇。
大会开幕前,会务组组织专家组及参会代表赴塘口上垌村、富硒农产品电商基地、泰安堡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专题调研活动,对塘口的乡村振兴、农产品电商发展、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相关工作情况进行调研。当晚,在塘口振人才综合服务基地开展塘口沙龙,沙龙由我院罗明忠院长主持,华南理工大学魏立华教授和阳西县乡振干部等相关人员参加交流。

图9 塘口专题调研

图片10塘口沙龙